其他特种材料

精工之材 电子行业基石 
Precision Materials丨Built for Electronics
屏蔽材料
导热材料
其他特种材料
       屏蔽材料在电子工业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作用是控制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以解决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问题。它们像无形的“防护罩”一样,保护着敏感电子设备免受外部电磁噪声的侵扰,同时也防止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信号泄露出去干扰其他设备或造成信息泄露。
以下是它们在电子工业中的主要作用、应用和特点:
一、主要作用
  1. 电磁干扰抑制:
    • 防止外部干扰: 阻挡来自外部环境(如无线电发射塔、电网、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波进入敏感电子设备内部,避免造成设备误动作、性能下降或损坏。
    • 抑制内部干扰: 将设备内部不同电路模块(如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频电路、电源电路)产生的电磁波限制在其局部区域,防止它们相互干扰。例如,防止开关电源的噪声干扰敏感的模拟信号或射频信号。
  2. 电磁兼容性:
    • 确保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既不产生超过规定限值的电磁干扰影响其他设备,又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在预期的电磁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屏蔽是实现EMC合规(如FCC、CE认证)的关键手段之一。
  3. 信号完整性:
    • 保护高速数字信号(如PCIe, USB, DDR内存总线)和微弱模拟信号免受外部噪声污染,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信号线之间的串扰。
  4. 信息安全和保密:
    • 防止电磁信息泄露: 阻止设备(尤其是计算机、服务器、通信设备)在处理机密信息时无意中通过电磁辐射泄露敏感数据。这被称为TEMPEST防护。
    • 防止外部窃听: 阻挡外部恶意探测设备接收设备内部产生的微弱电磁信号。
  5. 静电防护:
    • 某些屏蔽材料(特别是导电性好的金属材料)也具有良好的静电泄放路径,有助于防止静电放电对敏感电子元件的损伤。
二、主要应用
屏蔽材料几乎应用于所有包含电子设备的领域:
  1. 消费电子:
    • 手机/平板电脑: 屏蔽罩覆盖处理器、射频模块、内存等,防止相互干扰,确保通话质量、无线连接稳定性和屏幕显示正常。摄像头模组、麦克风等也需要屏蔽。
    • 笔记本电脑/台式机: 主板上的关键芯片(CPU, GPU, 芯片组)、硬盘驱动器、电源、显示器驱动电路等。
    • 电视/显示器: 内部驱动电路板、电源模块。
    • 可穿戴设备: 小型化屏蔽材料用于紧凑空间。
  2. 通信设备:
    • 基站/路由器/交换机: 核心板卡、射频收发单元、高速背板连接器等,需要高性能屏蔽以处理高频信号并防止相互干扰。
    • 光模块: 高速光电转换器件需要屏蔽以保障信号质量。
  3. 汽车电子:
    • ECU: 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身控制模块、ADAS控制器等,防止引擎点火、电机驱动等产生的强干扰影响控制逻辑。
    • 信息娱乐系统: 导航主机、显示屏。
    • 传感器: 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微弱信号极易受干扰。
    • 线束: 屏蔽电缆(同轴电缆、双绞屏蔽线)用于传输关键信号(如CAN总线、视频信号)。
  4. 医疗电子:
    • 成像设备: MRI(核磁共振)需要极强的屏蔽室防止外部射频干扰图像质量;CT、X光机内部电子系统。
    • 监护设备: 心电图机、脑电图机等需要屏蔽以采集微弱的生物电信号。
    • 植入设备: 起搏器、神经刺激器等需要屏蔽外部电磁场(如MRI、防盗门)干扰其工作。
  5.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
    •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伺服驱动器/变频器: 产生强电磁干扰,自身也需要抗干扰。
    • 传感器与仪器仪表: 在强电磁干扰的工业环境中保护信号采集精度。
  6. 航空航天与国防:
    • 雷达系统: 收发组件、信号处理单元。
    • 航空电子: 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
    • 军用通信设备: 对EMC和信息安全要求极高。
  7. 计算机服务器与数据中心:
    • 服务器机箱、主板关键部件、高速互连接口、电源模块,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三、主要特点
理想的电子屏蔽材料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1. 高导电性: 这是最核心的特性。良好的导电性(低电阻率)才能有效地反射入射的电磁波(尤其是高频电磁波),形成有效的屏蔽体。常用金属(铜、铝、钢)及其合金、导电填料(银、铜、镍、碳)填充的复合材料都具有高导电性。
  2. 高磁导率: 对于低频磁场干扰(如电源变压器、电机产生的磁场),高磁导率的材料(如坡莫合金、铁氧体、镍铁合金)能提供更好的吸收和引导作用,是屏蔽低频磁场的有效手段。
  3. 宽频带有效性: 优秀的屏蔽材料需要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从kHz到GHz甚至THz)都保持有效的屏蔽效能。这往往需要结合高导电性和高磁导率材料,或设计复合结构。
  4. 良好的机械性能:
    • 柔韧性: 许多应用需要材料能弯曲、折叠以适应复杂形状(如缝隙、线缆包裹),导电布、导电泡棉、导电胶带、导电涂料等具有良好柔韧性。
    • 强度与刚性: 结构件(如金属屏蔽罩、机箱)需要足够的强度和刚性提供支撑和保护。
    • 可加工性: 易于冲压、折弯、焊接、模切、喷涂等。
  5. 环境适应性:
    • 耐腐蚀性: 在潮湿、盐雾等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防止氧化导致导电性下降。
    • 耐温性: 适应焊接高温、设备工作发热或特殊环境温度(如汽车引擎舱)。
    • 耐候性: 抵抗紫外线、臭氧等老化因素。
  6. 易于安装与接地:
    • 安装方式: 材料应便于安装(如背胶、卡扣、焊接、铆接、螺钉固定)。
    • 接地要求: 屏蔽效果高度依赖于良好的电气接地,材料设计应方便建立低阻抗的接地路径。
  7. 轻量化: 尤其在航空航天、汽车、便携设备领域,减轻重量至关重要。
  8. 成本效益: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成本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工程师需要在性能、成本和加工性之间取得平衡(例如,铜屏蔽性能好但成本高重量大,钢成本低磁屏蔽好但导电性稍差且重,导电塑料成本适中重量轻但屏蔽效能可能略低)。
  9. 特殊功能性:
    • 导热性: 一些屏蔽材料(如金属基复合材料、填充金属颗粒的导热胶)兼具导热功能,帮助散热。
    • 绝缘性: 表面绝缘处理(如导电布表面涂绝缘层)防止短路。
总结来说,屏蔽材料是电子工业不可或缺的“电磁卫士”和“信息守护者”。 它们通过提供有效的电磁隔离,确保了电子设备在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可靠、稳定、安全地运行,并满足严格的法规要求。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需要综合考虑干扰类型(电场、磁场、平面波)、频率范围、屏蔽效能要求、安装空间、环境条件、机械要求以及成本等因素。